相关栏目
    院系热点

    走出舒适圈,在探索中学习成长

    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09日 发布部门:国际教育学院 来源: 国际教育学院 字体大小:

    (叶子健)2024年11月,飞机降落在普尔科沃机场的那一刻,我心中蛰伏已久的期待终于落地生根。这份向往始于广州理工学院派我参加友好院校喀山联邦大学2024年暑期金砖国家优秀学生研修班的惊鸿一瞥——俄罗斯文化如伏尔加河般深沉的力量,让我决定踏上圣彼得堡波罗的海国立技术大学为期十个月的2025学年研学之旅。对我来说,这是又一场充满挑战的全新体验,也是一场令人兴奋的探索。

    在这里,教室就像一个小型联合国,各国的文化在此相互交流交融。课堂上,各国口音夹杂,我们分享着各自的文化与信仰,了解不同国家和信仰之间产生的文化差异。这不仅打破了信息差的壁垒,更让我亲身感悟到了课本里书写的大千世界。在学习俄语的过程中,我和墨西哥同学互相督促,与非洲朋友一起畅聊,这些点点滴滴不仅让我的英语水平有了显著提升,更让我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。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,我深刻感受到了英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,将平时课本上的内容融入聊天与生活实践。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,我体验了俄式教育的独特魅力。

    除了课上的学习,学校偶尔也会举行集体活动让大家更加直观的感受俄罗斯的文化。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俄罗斯春天的传统节日谢肉节。人们举办谢肉节,想借各种狂欢活动驱散寒冬,迎接温暖与希望,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。即便在零下十度的寒冷中,我也跟着人群在叶拉金岛跳火堆,看着俄罗斯小哥把薄饼抛向半空,俄语老师拉着我们往火焰里扔写满愿望的布条,伴随着将象征冬天的稻草人一起烧掉,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。

    除此之外,圣彼得堡历史的积淀也同样震撼人心。还记得在老师的带领下,我们踏入冬宫的那一刻,涅瓦河畔低垂的铁灰色云层仿佛为这座城市披上了沉郁的华服。馆内三百万件文物如沉默的史官,每一道纹路都镌刻着时代的密码——从巴甫洛夫的科学仪器到法贝热珠宝的璀璨光泽,它们在光影交织中诉说着俄国的辉煌与沧桑。即便第二次踏足这片艺术的浩瀚星河,依然会被洛可可穹顶下涌动的文明气场深深震撼。冬宫穹顶下聆听历史回响,在涅瓦河畔感受文化脉动,圣彼得堡这座用冰雪与理想构筑的城市,正用它独特的美学密码,为我打开理解多元文明的全新维度。

    回顾刚来圣彼得堡的第一个星期,面对与国内五小时的时差,我内心有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孤独与空虚。陌生的街道、听不懂的语言、迥异的生活习惯,一切都与我熟悉的国内生活大相径庭。原本对下雪的浪漫憧憬,也在一次次迷路、滑倒和出行受阻中化为泡影,剩下的只有满满的不便与无奈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新朋友。课堂上的交流互动,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,都成为了我们相识相知的契机。因为有了这些朋友的陪伴,我逐渐适应了圣彼得堡的生活。我们一起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探索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宝藏小店;一起在宿舍里做饭,分享不同的美食文化。圣彼得堡的气候也不再是难以忍受的阻碍,我们会在寒冷的日子里互相提醒添衣,在阳光明媚的时候一起去公园散步。曾经那些让我感到困扰的事情,都在朋友的陪伴下变得不再艰难。

    回溯这段旅程,我满怀感恩。这次学年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学习经历,更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成长。它让我勇敢地走出了国内的舒适圈,在不断探索和适应中拓宽了自己的视野,发现了生活更多的可能性。如今,距离活动结束不到百天,我将更加珍惜在圣彼得堡的时光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会继续在这个充满魅力的城市里,在与朋友们的相处和学习实践中,不断成长,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

    (叶子健,广州理工学院英语专业21级学生)


    谢肉节

    与俄罗斯朋友溜冰

    参观冬宫

    课堂

    同学合影